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凹耳蛙消化道组织学和嗜银细胞形态观察
作者姓名:马雪泷  唐鑫生  吴仁红  马亚军  张蕾
作者单位:黄山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黄山245041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KJ2009B145,KJ2008A088),黄山学院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07xkj009)
摘    要:为了揭示凹耳蛙(Odorrana tormota)消化道的基本特征,运用石蜡切片法和龙桂开银浸法对凹耳蛙消化道组织学结构及嗜银细胞的形态与分布密度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①凹耳蛙的胃壁具明显的纵行皱襞和胃小凹,胃腺发达,小肠可分为十二指肠和回肠,杯状细胞分散在十二指肠上皮细胞之间,十二指肠中未见十二指肠腺分布。②凹耳蛙嗜银细胞见于消化道全长,呈毛笔头样、锥体形、梭形、椭圆形和长条形等;幽门腺上皮和十二指肠绒毛上皮中的嗜银细胞具指向腺泡腔或肠腔的突起,提示其可能具有腔分泌的功能。嗜银细胞的分布密度胃幽门部最高,十二指肠和胃体其次,食道最低。据此认为胃既是凹耳蛙的主要消化器官,也是消化道中主要的内分泌器官;十二指肠是凹耳蛙消化道中的主要吸收部位,同时也具有内分泌功能;消化道嗜银细胞具有内分泌的功能,还可能具有腔分泌的功能。

关 键 词:凹耳蛙  消化道  组织学  嗜银细胞
收稿时间:2011-07-11
修稿时间:2011-11-11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动物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动物学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