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松嫩平原西部盐碱沼泽生境干扰后的芦苇种群生长响应
引用本文:安素帮,杜智鑫,李晓宇.松嫩平原西部盐碱沼泽生境干扰后的芦苇种群生长响应[J].生态科学,2022,41(4):25.
作者姓名:安素帮  杜智鑫  李晓宇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长春 1301022. 宿州学院, 环境与测绘工程学院, 宿州 2340003. 东北师范大学草地科学研究所, 植被生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长春130024
摘    要:松嫩平原西部盐碱沼泽位于半干旱半湿润区。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干扰, 盐碱沼泽大面积退化, 芦苇种群生境发生改变。为此在松嫩平原西部盐碱沼泽区选择四种不同干扰形成的芦苇生境(湿地、退耕、干旱、稻田退水), 并通过调查营养生长期和有性生殖期的芦苇种群高度、盖度、密度、生物量、叶面积等生长指标, 分析不同干扰生境下的芦苇种群的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承接稻田退水水位为30—60 cm的芦苇种群生物量最大(2660 g·m-2), 水位为20—40 cm的湿地芦苇种群最高(2.5 m), 干旱芦苇的密度最大(681株·m-2)。芦苇通过减小叶面积、增加密度和减少有性生殖投入, 来适应干旱条件; 通过调节株高、茎粗以及生殖分配来积极响应水淹条件; 从种群特征来看, 补水足以恢复芦苇种群的高度和生物量, 但稻田退水含有的营养会显著提升芦苇生产力。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