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葡萄碘泡虫、似葡萄碘泡虫和茄形碘泡虫的鉴别及系统发育
作者姓名:谭禄奇  周杨  王苗苗  杨承忠  赵元莙
作者单位:1. 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重庆市动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2. 铜仁学院贵州省梵净山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70409);;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cstc2018jcyjAX0738);;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JQN201900505);
摘    要:葡萄碘泡虫Myxobolus acinosus Nie & Li, 1973、似葡萄碘泡虫Myxobolus pseudoacinosus Guo, et al., 2018和茄形碘泡虫Myxobolus toyamai Kudo, 1917形态非常相似, 有着共同的宿主和相同的寄生部位, 是病原鉴定中容易混淆的种。文章基于形态学和18S rRNA基因信息对三者进行了鉴别和分子系统学研究。成熟孢子形态特征的比较分析显示, 三者形态存在显著差异。葡萄碘泡虫与似葡萄碘泡虫18S rDNA序列相似度为98.4—98.8%, 遗传距离为0.013—0.020; 葡萄碘泡虫与茄形碘泡虫18S rDNA序列相似度为96.1—97.2%, 遗传距离为0.038—0.042; 似葡萄碘泡虫和茄形碘泡虫18S rDNA序列相似度为96.4—97.6%, 遗传距离为0.033—0.040。18S rDNA序列比对显示, 葡萄碘泡虫含有15个关键变异位点, 可将该虫与似葡萄碘泡虫和茄形碘泡虫区分; 似葡萄碘泡虫含有5个关键变异位点, 可将该虫与葡萄碘泡虫和茄形碘泡虫区分; 茄形碘泡虫含有33个关键变异位点可将该虫与葡萄碘泡虫和似葡萄碘泡虫区分。18S rRNA二级结构V4区的E23-2构型可将葡萄碘泡虫与似葡萄碘泡虫和茄形碘泡虫区分, 而V7区的H43构型可将茄形碘泡虫与葡萄碘泡虫和似葡萄碘泡虫区分。以上表明, 三者无论在形态上还是在遗传上均具有独立物种的特征。系统发育分析显示, 葡萄碘泡虫、似葡萄碘泡虫和茄形碘泡虫为系统树中分化较晚的一支。

关 键 词:葡萄碘泡虫   似葡萄碘泡虫   茄形碘泡虫   形态学   18S rRNA基因
收稿时间:2021-04-26
点击此处可从《水生生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生生物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