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口蹄疫病毒热驯化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引用本文:刘仲元,张振兴,张韵,卢渊录,孙世琪,郭慧琛,董虎,宋建领.口蹄疫病毒热驯化及生物学特性分析[J].病毒学报,2023(6):1670-1676.
作者姓名:刘仲元  张振兴  张韵  卢渊录  孙世琪  郭慧琛  董虎  宋建领
作者单位:1.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兰州大学动物医学与生物安全学院动物疫病防控全国重点实验室;2. 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云南省热带亚热带动物病毒病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号:2022YFD1800603,2021YFD1800303),题目:新型生物质品质量控制技术及标准物质研究,口蹄疫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与传播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号:32072859,32072847,32002272),题目:热休克蛋白HSP60参与口蹄疫病毒形态发生的作用及其机制,CD44蛋白参与口蹄疫病毒巨胞饮方式入侵细胞的机制,DExD/H-box RNA解旋酶介导FMDV-IRES依赖性翻译和复制及其在抗病毒免疫中的作用机制;
摘    要: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 FMD)是一种全球性的、感染偶蹄动物的传染病。病毒衣壳对温度,pH敏感,容易在疫苗生产及储存过程中裂解为免疫原性较低的五聚体,影响疫苗的质量。口蹄疫病毒(Foot and mouth disease virus, FMDV)对热敏感的机制研究对于疫苗抗原稳定性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循环热应激驯化方式诱导基因突变向耐热性发展,经噬斑纯化获得了驯化毒株M3,M9和M10。通过多序列比对分析发现驯化毒株P1区发生氨基酸突变,一步生长曲线表明驯化毒株氨基酸突变基本不影响病毒的复制,而驯化毒株相比野生型毒株衣壳耐热性有显著提高。驯化毒株M10单一位点突变(A1013T)增强衣壳稳定性,表明A1013T位点对于O型FMDV毒株衣壳耐热性的重要性,但机制仍待后期进一步阐明。该研究将为制备耐热性的FMD疫苗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 键 词:口蹄疫病毒  热筛选  热稳定性  氨基酸突变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