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草地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动态及其驱动机制 |
| |
作者姓名: | 施亚林 曹艳萍 苗书玲 |
| |
作者单位: | 河南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开封 475004;河南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开封 475004;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开封 475004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41701503,U21A201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8M642736) |
| |
摘 要: | 黄河流域是生态系统的敏感区,流域草地生态系统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驱动下发生了显著变化。基于多源遥感影像和气象站点资料等,采用改进后的CASA模型估算2001—2018年黄河流域草地净初级生产力(NPP),评估定量反演结果精度,分析研究时段内流域草地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动态,探讨气候要素和人类活动对流域草地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基于改进的CASA模型能够高精度模拟黄河流域草地NPP。2)2001—2018年黄河流域草地NPP呈增加趋势,且在2013年发生突变。2001—2013年气候和人类活动均促进流域草地NPP增加,而2013年后人类活动抑制流域草地NPP增加的作用明显增强,抑制区域面积较前一阶段增加34.89%。整体上,人类活动对草地NPP的影响强度低于气候要素影响强度。3)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的变化,是驱动实际净初级生产力动态的重要人类活动要素。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与草地面积减少、实际净初级生产力增加速率的降低紧密相关。伴随经济发展,应坚持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并加强对草地生态保护的监督。
|
关 键 词: | 黄河流域 净初级生产力 CASA模型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
收稿时间: | 2021-08-18 |
修稿时间: | 2022-06-12 |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