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综述:中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特点
引用本文:李林,张兰.综述:中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特点[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12,39(8):816-828.
作者姓名:李林  张兰
作者单位:神经变性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药物研究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0709011, 30340090, 30472184, 30500664, 30701092, 30801526, 30973513),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982006, 7032013, 7063079, 7072033, 7112061)和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 (951890600, 952601800, H01021013011, H020821390190, D0204003000031, D0206001043191)资助
摘    要: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多因素相关的复杂性疾病,目前临床治疗效果不佳.仅针对单靶点或单致病途径的药物不易取得好的疗效.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干预时机太晚,当诊断出痴呆时患者脑内已有大量神经元死亡.因此,应当针对多靶点、多途径治疗,同时将治疗时机提前到痴呆发生前,才有可能在AD的药物干预领域实现新的突破.本文综述了作者近十多年来在中药治疗AD方面的研究工作,包括中药新复方参乌胶囊、中药提取物何首乌二苯乙烯苷、山茱萸环烯醚萜苷、淫羊藿黄酮和淫羊藿苷对多种拟AD动物模型和细胞模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这些中药的特点是作用在AD复杂发病机制的多靶点和多途径,尤其是具有神经保护和神经营养/再生作用,且对线粒体和突触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望用于AD的早期干预或轻度认知障碍期(MCI)的治疗,从而阻止或延缓痴呆的发生与进程.

关 键 词:阿尔茨海默病,治疗,中药,参乌胶囊,何首乌二苯乙烯苷,山茱萸环烯醚萜苷,淫羊藿黄酮,淫羊藿苷,动物模型,细胞模型
收稿时间:2012/5/15 0:00:00
修稿时间:7/1/2012 12:00:00 AM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