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植物薤白的谱系地理学研究 |
| |
作者姓名: | 石甜 莫忠妹 吴敏 赵财 |
| |
作者单位: |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农业生物工程研究院,山地植物资源保护与保护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地生态与农业生物工程协同创新中心,贵阳 550025 |
| |
基金项目: | 贵州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黔科合支撑[2019]2451-2号);贵州省生物学国内一流建设学科开放基金(GNYL[2017]009);贵州省教育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黔教合KY字[2019]03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C0502604);贵州省中药材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建设(GZCYTX-02) |
| |
摘 要: | 对我国14个地区的药食同源植物薤白(Allium macrostemon)的叶绿体基因片段(psbA-trnH、rps16和trnL-F)与核基因片段(ITS)进行测序分析,揭示薤白的遗传变异分布式样、单倍型地理分布格局,并推断其在第四纪冰期的避难所。结果表明:薤白叶绿体基因(cpDNA)遗传多样性低于核基因(nrDNA)遗传多样性(cpDNA:HT=0.868;nrDNA:HT=0.890)。cpDNA和nrDNA的分子变异分析(AMOVA)结果显示:薤白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居群间(cpDNA:92.84%;nrDNA:98.40%),存在遗传分化(cpDNA:Nst=0.918,Gst=0.866,Fst=0.928;nrDNA:Nst=0.984,Gst=0.855,Fst=0.984),且Nst均大于Gst,表明该物种具有明显的谱系地理结构。在薤白居群中,共检测到11个叶绿体单倍型和14个nrDNA基因型;单倍型网络图及地理分布图表明,叶绿体单倍型H3、核DNA基因型H1频率最高,位于网络结构图的中心位置,可能为古老单倍型。此外,冰期避难所假说认为遗传多样性高、拥有古老单倍型和较多特有单倍型的区域可能是该物种的冰期避难所,因此推测薤白在第四纪冰期时可能在大盘山、天水和通化地区存在多个冰期避难所。这些分析可为类似草本植物的进化提供参考,丰富对东亚草本植物分子系统与生物地理学的认识。
|
关 键 词: | 薤白 居群 谱系地理学 遗传变异 避难所 |
收稿时间: | 2021-03-20 |
|
|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研究》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