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试验以化杀杂种CH-1和不育系杂种VH-2及其亲本为材料,比较研究了杂种小麦开花后生物产量及其组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杂种小麦开花后的营养体于重量大,籽粒的增长速率高,增量大,收获指数高,生物产量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杂种的粒重超双亲平均值(MP)9.5%-18.7%,超对照(CK)15.8%;(2)不同器官的干重变化有别。CH-1与其双亲平均值(MP1)和对照(CK)比,中上部器官倒1-3节茎鞘叶中的光合产物输出的多,失重大,对籽粒的贡献大,而中下部器官倒4节下茎鞘叶中的光合产物输出的少,失重小,物质积累的多,不育系杂种VH-2营养体干重的变化规律同CH-1,但器官失重少,与其双亲平均值(MP2)和CK相比,虽然生物产量高,但器官干重于减少量低,收获指数小,究其原因主要是不育系杂种结实率低(88%-94%),器官中光合产物输出少,积累多,使库源关系不协调所致;(3)营养体干重与籽粒重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r=0.8728^**),而杂种的粒重优势恰是体现在营养体干重的优势上,因此,通过增加营养重量,进而增加粒重,提高产量,是协调和提高杂种小麦生物产量和收获指数的关键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