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柴达木盆地荒漠植物功能性状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作者姓名:霍佳璇  任梁  潘莹萍  赵瑾  向响  余程  孟德惠  王源源  鲁瑞洁  黄永梅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875
基金项目: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2019QZKK0306);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0100101)
摘    要:植物功能性状是植物适应环境的外在表达,反映了植物在不同环境中的生存策略,探究干旱区荒漠植物功能性状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理解植物适应极端干旱环境的生态对策,为保护荒漠地区生态系统提供理论依据。以柴达木盆地为研究区,选取8个植物功能性状指标,包含4种植物生活型,10种荒漠植物,探究荒漠植物功能性状的基本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研究表明:柴达木盆地植物叶片碳含量(LCC)、叶片氮含量(LNC)、叶片磷含量(LPC)、叶片C∶N、叶片N∶P、叶片稳定碳同位素(Leafδ13C)、叶片干物质含量(LDMC)和植株高度(Height)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72.07—466.00mg/g、12.40—44.50mg/g、0.51—2.07mg/g、8.62—29.74、11.37—39.29、-27.38‰—-14.80‰、100—480mg/g、3.00—264.22cm。不同生活型间LNC、LPC、叶片N∶P和LDMC差异不显著,LCC、叶片C∶N、叶片δ13C和植株高度存在显著差异。LNC、LPC和叶片N∶P与全球、中国和青藏高原相比不存在显...

关 键 词:柴达木  荒漠植物  植物功能性状  环境因子  植物生活型  生存策略
收稿时间:2021-05-31
修稿时间:2021-12-13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