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氏蹄蝠(Hipposideros pratti)回声定位声波、形态及捕食策略 |
| |
作者姓名: | 陈敏 冯江 李振新 周江 赵辉华 张树义 盛连喜 |
| |
作者单位: | 1. 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 长春, 130024;2. 贵州师范大学生物系, 贵阳, 550000;3.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北京, 10008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070108);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项目(30025007) |
| |
摘 要: | 研究了普氏蹄蝠(Hipposideros pratti)不同状态(飞行、悬挂)下的回声定位声波特征、形态特征和生态特征(捕食策略、捕食地和食物类型).结果表明,普氏蹄蝠的回声定位声波为CFFM型,在不同状态下,主频率有一定的差异,飞行状态的主频率略低于悬挂状态,表明普氏蹄蝠是利用多谱勒补偿效应来适应飞行速度引起的主频率变化,以进行准确的定位和有效的捕食;同时飞行状态下声脉冲时间、声脉冲间隔时间及FM带宽略低于悬挂状态,而声脉冲重复率和能率环略高于悬挂状态,表明普氏蹄蝠在不同状态下利用不同特征的声波进行捕食.由回声定位声波推断和野外观察可知,普氏蹄蝠可能在树冠周围以盘旋方式(在昆虫高峰期)或以捕蝇器式(在昆虫高峰期之后)捕食中等偏大的振翅昆虫(如甲虫).
|
关 键 词: | 普氏蹄蝠 回声定位声波 形态 捕食策略 |
收稿时间: | 2001-11-23 |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杂志》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