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蛋白胨水前增菌对冷鲜鸡表面微生物变化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桂国弘 徐娥 杨华 陈小敏 温雪婷 肖英平 |
| |
作者单位: | 贵州大学 动物科学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贵州大学 动物科学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浙江农业科学院 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浙江农业科学院 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浙江农业科学院 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浙江农业科学院 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 |
| |
基金项目: | 杭州市科技局社会发展项目(20150533B77);浙江省公益技术运用研究项目(2016C32073);浙江省植物有害生物防控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项目(2010DS700124-ZM1608) |
| |
摘 要: | 缓冲蛋白胨水(Buffered peptone water,BPW)是常用于微生物分离培养的增菌液,为了解BPW增菌对微生物结构的影响,以冷鲜鸡污染微生物为研究对象,在杭州超市采集20只冷鲜鸡样品,分别用BPW增菌0、2、6、12、24 h,检测菌落总数的变化,分析不同增菌时间对沙门氏菌检出率的影响。并选择2只冷鲜鸡不同增菌时间的BPW增菌液,提取细菌基因组DNA,分别用DGGE分析和高通量测序分析其菌群结构变化。结果显示,菌落总数随增菌时间增加而增加,增菌6 h后极显著增加(P 0. 01),增菌24 h与其他时间差异极显著(P 0. 01);沙门氏菌检出率在BPW增菌的前0~12 h增加,随着增菌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其中增菌12 h阶段检出率最高,为40%,而在24 h时下降,为15%。DGGE结果显示,增菌0~12 h条带丰富,24 h条带减少,与增菌0~12 h的菌群结构有显著不同的聚类。高通量测序显示在门的水平上,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是冷鲜鸡表面优势菌门,占85%以上;在BPW增菌24 h后,菌群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变形菌门相对丰度降低,厚壁菌门(Firmicutes)、梭杆菌门(Fus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丰度增加。在属水平上,BPW增菌12 h以内,优势菌主要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希尔氏菌属(Shewanell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嗜冷杆菌属(Psychrobacter),而BPW增菌24 h后,在未增菌前,相对丰度较低消化链球菌属(Peptostreptococcus)、梭杆菌属(Fusobacterium)、变形杆菌属(Proteus)、漫游球菌属(Vagococcus)、拟杆菌属(Bacteroides)和摩根氏菌属(Morganella)成为主要的优势菌。由此说明BPW增菌时间对沙门氏菌的检出率、微生物数量和菌群结构有显著的影响,在前增菌时应选择合适的增菌时间。
|
关 键 词: | 冷鲜鸡;增菌剂;增菌时间;高通量测序;菌群结构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微生物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微生物学杂志》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