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Ce~(3+)与G-肌动蛋白结合引起的构象变化及对聚合的影响
引用本文:孙洪业,刘群,姚光庆,王夔.Ce~(3+)与G-肌动蛋白结合引起的构象变化及对聚合的影响[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1996,12(1):53-58.
作者姓名:孙洪业  刘群  姚光庆  王夔
作者单位: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无机化学教研室,北京大学化学系
基金项目:北京大学稀土材料化学,应用研究开放实验室,自然科学基金
摘    要:用Aedans标记肌动蛋白单体G-Actin上Cys374残基作为探针,研究了稀土离子Ce~(3+)与G-Actin的结合及引起的微构象变化。Ce~(3+)在低浓度(Ce~(3+)/Actin摩尔比<1)和Ca~(2+)竞争G-Actin上二价离子的高亲合位点。Ce~(3+)取代Ca~(2+)引起Aedans荧光强度增强与Mg~(2+)取代Ca~(2+)的结果相同。Ce~(3+)/Actin>l则导致Aedans荧光强度下降。说明Ce~(3+)在高低两种浓度条件下结合的位点及对Cvs374的微构象的影响不同。时间分辩测得的Aedans荧光寿命也支持这一结论。CD谱结果表明Ce~(3+)/Actin<0.4,Actin的二级结构增加,大于0.4又导致其失去。Ce~(3+)-Actin在有/无游离ATP时用聚合液诱导的聚合结果表明,无游离ATP时,极低浓度Ce~(3+)促进聚合,高浓度虽有促进但有所减弱;有游离ATP时,Ce~(3+)/Actin在实验范围内促进聚合。

关 键 词:稀土离子  肌动蛋白  构象  聚合  
收稿时间:1996-02-2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