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松细胞分裂素羟化酶基因PmCYP735A克隆与表达分析 |
| |
作者姓名: | 徐梦璇 吴玲 类彦东 徐立安 胥猛 |
| |
作者单位: | 1. 南京林业大学 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 210037; 2. 南京林业大学 林学院, 南京 210037 |
| |
基金项目: | 广西科技重大专项项目(桂科AA17204087-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60216)[Supported by Guangxi Major Progra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AA17204087-1);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31560216)]。 |
| |
摘 要: | 该文首次在针叶树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中采用cDNA末端快速克隆(RACE)技术克隆,并鉴定出1个CYP735A基因。结果表明:马尾松CYP735A基因(PmCYP735A) cDNA全长为1 744 bp,包括1 647 bp的开放阅读框,44 bp的5'端非翻译区和53 bp的3'端非翻译区。该基因编码蛋白由54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其二级结构含有丰富的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该基因编码蛋白不含跨膜区域,且无信号肽酶切位点,在399~406个和475~484个氨基酸残基存在P450超家族保守特征序列ETLRLYP(ExxRxxP)和血红素结合区域(Heme-binding region) FSFGPRKCVG (FxxGxRxCxG)。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马尾松PmCYP735A与水稻、玉米、拟南芥CYP735A蛋白归属于同一小的进化枝,可可、毛果杨、麻风树和橡胶树等的CYP735A同源蛋白相对集中的定位于另一进化分支。实时定量PCR检测发现,PmCYP735A基因在马尾松根和茎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叶,该基因响应外源生长素NAA诱导表达,随着诱导时间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表达趋势。以上结果有助于深入探究CYP735A基因家族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物种间的表达调控异同,为进一步挖掘马尾松优异基因资源奠定基础。
|
关 键 词: | 细胞分裂素羟化酶 RACE 表达模式 马尾松 系统进化分析 |
收稿时间: | 2019-03-19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广西植物》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广西植物》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