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白蚁表皮碳氢化合物组分鉴定及分类学意义
作者姓名:张红兵  李小鹰  戴华国  周秋君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基金项目:中国和加拿大合作“白蚁控制工程”项目中IPM研究子项目(F/V/S/04/034)
摘    要:应用GC-MS分析表明,不同种类白蚁表皮碳氢化合物组成和含量均有差异。运用UPGMA聚合R分析的最小距离系数值绘制的系统树表明:圆唇凸额类白蚁——黄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flaviceps、双色散白蚁R. dichrousR. sp.1之间;圆唇平额类白蚁——圆唇散白蚁R. labralis、小头散白蚁R. microcephalusR. sp.2和R. sp.3之间; 尖唇类白蚁——海南异白蚁Heterotermes hainanensis、拧黄异白蚁H. citrinus、细颚异白蚁H.leptomandibularis、尖唇异白蚁H. aculabialisH. sp. 4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3类白蚁中,圆唇凸额类白蚁和圆唇平额类白蚁亲缘关系相近,而两者与尖唇类白蚁亲缘关系较远。实验结果表明,我国存在异白蚁属,它与散白蚁属主要区别在于其表皮缺乏以下数种碳氢化合物:正十七烷烃、正二十烷烃、正二十一烷烃、正二十二烷烃、正二十三烷烃、正二十四烷烃和正二十六烷烃等;却含有一种特殊化合物异喹啉。表皮碳氢化合物分析的结果与形态分类的结果有一定差异,形态分类被鉴定为双色散白蚁的R. sp.1,被鉴定为小头散白蚁的R. sp.2,被鉴定为圆唇散白蚁的R.sp.3,被鉴定为尖唇散白蚁的H. sp.4,根据表皮碳氢化合物分析的结果,R. sp.1、R. sp.3和H. sp.4可能是其他种,而R. sp.2则可能是圆唇散白蚁的亚种或其他种。

关 键 词:白蚁  表皮碳氢化合物  GC-MS分析  分类  
文章编号:0454-6296(2005)04-0582-06
收稿时间:2004-08-18
修稿时间:2004-08-18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昆虫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昆虫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