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多分蘖矮秆突变体htd1-2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 |
| |
作者姓名: | 江海湃 张淑英 包劲松 王伯伦 王术 |
| |
作者单位: | 1.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沈阳 110161;2.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北京 100101;3. 浙江大学农学院核农所, 杭州 310029 |
| |
基金项目: | 教育部留学人员回国启动基金,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基金 |
| |
摘 要: | 文章所采用的多分蘖矮秆突变体为htd1-2(high-tillering dwarf 1-2), 是野生型籼稻品种9311经350Gy的60Co- g射线辐射处理后产生的后代中选育出来的稳定多分蘖矮秆突变体。遗传分析表明, 突变体htd1-2多分蘖矮秆性状是由一对隐性核基因的突变造成的。文章利用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 SSR)、酶切扩增多态性序列(Cleaved amplified polymorphic sequence, CAPS)和衍生型CAPS(derived CAPS, dCAPS)等分子标记的方法, 最终将多分蘖矮秆基因HIGH-TILLERING DWARF1-2(HTD1-2)定位在水稻第4号染色体116 kb的物理区间内。在该物理区间内有一个已经克隆的控制水稻分蘖的基因HIGH-TILLERING DWARF1(HTD1), 经过测序比对和dCAPS特异性分析, 认为HTD1就是HTD1-2基因。尽管突变体htd1与突变体htd1-2是等位基因的不同位点发生突变, 但是由于遗传背景的不同, 两者表型并不完全相同。此外, 通过去除分蘖芽的实验证明了突变体htd1-2的矮化部分是由于分蘖过多造成的。
|
关 键 词: | 水稻 多分蘖 矮化 分子标记 HTD1基因 |
收稿时间: | 2008-10-06 |
修稿时间: | 2008-12-23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遗传》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遗传》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