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耐碳氢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金属β-内酰胺酶和 基因捕获元件基因检测及同源性分析
引用本文:万强,吕秋月,陈杨.耐碳氢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金属β-内酰胺酶和 基因捕获元件基因检测及同源性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6(7).
作者姓名:万强  吕秋月  陈杨
作者单位: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大连医科大学
摘    要:摘要:目的 了解大连地区分离的耐碳氢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的金属β-内酰胺酶、整合子I和ISCR1的分布情况,并分析其基因多态性特征。方法 收集临床分离的89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PCR检测金属酶、整合子I、ISCR1耐药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细菌基因分型。结果 89株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中,ISCR1基因阳性菌25株(25/89,28%),其中84%(21/25)为多重耐药,5类及以上药物耐药的菌株占64%(16/25),金属酶基因阳性为11株(11/89,12%),其中有8株携带IMP-1基因,3株携带VIM-2,整合子I基因阳性43株(43/89,48%)。但携带金属酶的菌株整合子I、ISCR1基因扩增均为阴性;PFGE分型结果显示:89株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分为15基因型(A~O),其中A型46株、B型16株、C型4株、D型5株、E型4株、F型3株、G型2株、H型2株,I型~O型各有1株。基因型集中的A型~G型,各型中的菌株来源于不同医院,呈多态性,每群均存在克隆株。结论 基因捕获元件整合子I基因及ISCR1广泛分布在大连地区耐碳氢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中,并与细菌的多重耐药、泛耐药显著相关,特别是ISCR1基因;大连地区整合子I、ISCR1并未携带金属酶基因盒。PFGE结果提示本地区铜绿假单胞菌具有基因多态性,但仍存在高度同源性的流行优势基因型。

关 键 词:耐碳氢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  整合子  ISCR1  PFGE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微生态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微生态学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