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典型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及储量空间变异特征
作者姓名:戴巍  赵科理  高智群  刘康华  张峰  傅伟军
作者单位:浙江农林大学, 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临安 311300;浙江农林大学, 浙江省土壤污染生物修复重点实验室, 临安 311300,浙江农林大学, 浙江省土壤污染生物修复重点实验室, 临安 311300;浙江大学, 浙江省亚热带土壤与植物营养重点研究实验室, 杭州 310058,浙江臻善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 310058,浙江农林大学, 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临安 311300,浙江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杭州 310058,浙江农林大学, 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临安 311300
基金项目:浙江省科技计划公益技术研究项目(2015C33051);浙江省亚热带土壤与植物营养重点研究实验室开放基金;浙江省土壤污染生物修复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FSLAB2016006);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固碳减排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FCLAB2015009)
摘    要:以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GIS网格布点,采集了838个森林样地样本(土壤、枯落物等),结合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相关数据,利用地统计学和Moran's I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及碳储量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平均碳密度为145.22 t/hm~2,其中森林植被、土壤、枯落物和枯死木层碳密度分别为27.34、108.89、1.79、1.38 t/hm~2。克里格空间插值和局部Moran's I指数结果表明碳密度空间分布规律呈现从西南向东北方向逐渐递减的趋势,与浙江省地形、地势较为一致,受海拔、树龄、森林类型、台风气候等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为877.19 Tg C,森林植被、土壤、枯落物和枯死木层碳储量分别为203.88、656.20、10.84、6.27 Tg C,分别占总碳储量的23%、75%、1.3%、0.7%。在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空间分布格局中,土壤层是森林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约是森林植被层的3.22倍,是整个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最主要的贡献者。浙江省森林资源丰富,大多数森林仍处于中幼龄林阶段,碳密度水平较低,但是中幼龄林生长速度较快,加强对全省中幼龄林的健康管理,是未来整体提升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固碳潜力的关键。

关 键 词: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  碳密度  碳储量  空间变异  地统计学  GIS  Moran''s I
收稿时间:2016-09-27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