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无人机激光雷达遥感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垂直结构分析
作者姓名:解宇阳  王彬  姚扬  杨琅  高媛  张志明  林露湘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生态学与环境学院暨云南省高原山地生态与退化环境修复重点实验室, 昆明 650091;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 深圳 518055,云南大学生态学与环境学院暨云南省高原山地生态与退化环境修复重点实验室, 昆明 650091,云南大学生态学与环境学院暨云南省高原山地生态与退化环境修复重点实验室, 昆明 650091,云南大学生态学与环境学院暨云南省高原山地生态与退化环境修复重点实验室, 昆明 650091,云南大学生态学与环境学院暨云南省高原山地生态与退化环境修复重点实验室, 昆明 650091;西南林业大学环境修复与健康研究院, 昆明 650224,云南大学生态学与环境学院暨云南省高原山地生态与退化环境修复重点实验室, 昆明 650091,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热带森林生态学重点实验室, 昆明 650223
基金项目:生物多样性调查、观测与评估(2019HB209600100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5052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61040)
摘    要:森林植被高度与树木分布格局是植物群落重要结构特征,也是计算森林生物量分布的重要参数。传统的森林群落调查方法耗费大量人力物力难以进行较大尺度的群落结构测量,而一般的遥感影像也难以获得精确的地形信息及垂直结构。近年来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技术快速发展,能够较好的进行植被三维特征的提取并被广泛应用于森林生态系统检测模拟。且随着无人机低空摄影技术的发展催生的无人机激光雷达(UAV-Lidar)更增加了激光雷达的灵活性以及获取较大范围植被冠层信息的能力。而受限于激光的穿透性以及不同植被类型郁闭度的影响,该技术的应用多局限于在针叶林群落的垂直结构研究,而在常绿阔叶林的研究中应用较少。为探究现有无人机激光雷达设备及垂直结构提取分析技术应用于常绿阔叶林的可行性,利用无人机载激光雷达遥感技术对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3块面积1hm2的样地进行基于数字表面模型以及数字地表高程模型做差得到树冠高度模型测量的植被冠层高度、基于局部最大值法进行单木位置提取并使用Clark-Evans最近邻体分析方法进行样地内高大乔木分布格局的计算。分...

关 键 词:无人机载激光雷达  常绿阔叶林  垂直结构  冠层高度  树木分布格局
收稿时间:2018-09-28
修稿时间:2019-09-24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