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杉木人工林凋落物分解对氮沉降的响应
作者姓名:沈芳芳  刘文飞  吴建平  袁颖红  樊后保  赵楠
作者单位:南昌工程学院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西省退化生态系统修复与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 南昌 330099,南昌工程学院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西省退化生态系统修复与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 南昌 330099,云南大学生态学与进化生物学实验室, 昆明 650091,南昌工程学院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西省退化生态系统修复与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 南昌 330099,南昌工程学院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西省退化生态系统修复与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 南昌 330099,南昌工程学院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西省退化生态系统修复与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 南昌 330099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GJJ1611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60175,31570444);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项目(20162BCB22021)
摘    要:凋落物分解是陆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关键过程,是全球碳(C)收支的一个重要主要组成部分,正受到全球大气氮(N)沉降的深刻影响。探讨大气氮沉降条件下森林凋落物的分解,有利于揭示森林生态系统C平衡和养分循环对全球变化的响应。选择福建沙县官庄林场1992年栽种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自2004年开始野外模拟氮沉降试验,至今12年。氮沉降处理分4个水平,N0、N1、N2和N3分别为0、60、120、240 kg N hm-2 a-1。2015年12月开展分解袋试验,对经过氮沉降处理12年的凋落物(叶、枝、果)进行模拟原位分解,每3个月收回一次分解袋样品,为期2年,同时测定凋落物干物质残留量及其C、N和磷(P)含量。结果表明,经2年分解后,氮沉降条件下凋落物叶、枝和果的干物质残留率平均值分别为27.68%、47.02%和43.18%,说明分解速率大小依次为叶 > 果 > 枝。凋落物叶、枝和果的分解系数平均为0.588、0.389和0.455,周转期(分解95%年限)分别为4-5年、6-8年和5-7年。低-中氮处理(N1和N2)均促进凋落物叶、枝和果的分解,以N1的效果更明显,而N3起到抑制作用。N1处理的凋落物叶、枝和果的周转期分别为:4.50年、6.09年和5.85年,N2处理的分别为4.95年、8.16年和6.19年。模拟氮沉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凋落物叶、枝和果分解过程中的N和P含量,但降低了C含量。凋落物叶、枝和果分解过程中C元素呈现释放-富集-释放模式,N和P元素呈现释放与富集交替,除枝的N元素外,其他均表现为释放量大于富集量。

关 键 词:氮沉降  杉木人工林  凋落物分解  干物质残留率  养分动态
收稿时间:2018-07-27
修稿时间:2019-06-01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