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鄱阳湖湖泊细菌群落组成及结构——以松门山为例
作者姓名:寇文伯  黄正云  张杰  刘倩纯  刘芳鹏  刘以珍  吴兰
作者单位:江西省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 南昌大学, 南昌 330031;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南昌 330031,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南昌 330031,江西省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 南昌大学, 南昌 330031;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南昌 330031,江西省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 南昌大学, 南昌 330031;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南昌 330031,江西省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 南昌大学, 南昌 330031;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南昌 330031,江西省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 南昌大学, 南昌 330031;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南昌 330031,江西省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 南昌大学, 南昌 330031;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南昌 33003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60127,31060082);南昌大学校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3011)
摘    要:于2011年5月在鄱阳湖——松门山湖区采集底泥与表层水样,分别提取了表层水体浮游和底泥微生物基因组DNA,利用454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细菌的16S rRNA基因进行了序列测定,分析了湖泊底泥细菌、水体浮游细菌群落结构特征。结果显示:底泥细菌OTUs(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为1454,表层水体浮游细菌OTUs为269;底泥细菌群落比表层水体更加多样化,底泥细菌的物种数大大多于表层水体。同时,底泥细菌群落与表层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物种分类显示鄱阳湖底泥细菌种类隶属于20门,228属,其中优势种群为δ-变形菌纲(Deltaproteobacteria)、β-变形菌纲(Betaproteobacteria)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表层水体浮游细菌隶属于13门116属,优势种群为β-变形菌纲、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结果进一步揭示,无论是浮游细菌群落还是沉积物细菌群落,优势细菌种群的基因型多样性更高。

关 键 词:细菌多样性  细菌群落组成  高通量测序  鄱阳湖
收稿时间:2014-05-03
修稿时间:2015-08-27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