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川西平原灌区不同水旱轮作模式周年土壤呼吸特征
作者姓名:傅勇  王淘  杨志平  周伟  刘琦  任万军  陈勇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理生态及栽培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温江 611130,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理生态及栽培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温江 611130,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理生态及栽培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温江 611130,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理生态及栽培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温江 611130,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理生态及栽培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温江 611130,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理生态及栽培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温江 611130,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理生态及栽培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温江 611130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17YFD0301702;2018YFD0301204);四川省育种攻关项目(2016NYZ0051)
摘    要:水旱轮作是川西平原灌区重要的稻田种植模式,为探究本区域不同水旱轮作模式对周年土壤呼吸的影响,在四川崇州设置蒜-稻(GR)、麦-稻(WR)和油-稻(RR)三种水旱轮作模式,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模式周年土壤呼吸,并同步测定温度、水层高度等水热生态因子。结果表明:三种轮作模式周年土壤呼吸累积排放量表现为GRRRWR,分别为193.36、160.27、157.28 kg/hm~2;土壤呼吸速率日动态规律基本一致,均表现为单峰型变化趋势,最高值出现在12:00—15:00,6—8月的日变幅高于其余月份;土壤呼吸速率季节动态均呈双峰型变化趋势,在6月和9月达到峰值,其中GR模式土壤呼吸速率年均值最高;三种模式土壤呼吸速率均受0—10 cm、10—20 cm土壤温度的显著影响,而与土壤含水量无显著相关性。土壤温度是旱季土壤呼吸速率季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土壤水层深度和土壤温度共同作用影响了稻季土壤呼吸速率的变化。

关 键 词:水旱轮作模式  土壤呼吸  土壤温度  土壤含水量
收稿时间:2018-10-16
修稿时间:2019-05-11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