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完达山东部林区生境特征对东北林蛙产卵的影响
作者姓名:周绍春  孟根同  尹远新  杨娇  于洪伟  任梦飞  刘浩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 哈尔滨 150081;东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长春 130042,东北大学, 沈阳 110819,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 哈尔滨 150081,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 哈尔滨 150081,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 哈尔滨 150081,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 哈尔滨 150081,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 哈尔滨 150081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财政厅资助项目(2011-10)
摘    要:在研究人员逐渐将研究的焦点集中在栖息生境破碎化和生境丧失对在池塘繁育的两栖动物的影响方面。至今,许多研究已经评估了在多个空间尺度下生境因子对两栖类动物繁育池选择的影响。由于在1个繁育池内1只林蛙只产1团卵,因此利用繁育池内蛙卵团数与生境因子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建立生境选择函数模型,探究林蛙繁育期不同生境因子对东北林蛙种群大小的影响。从2012年到2014年5月初至7月末的东北林蛙繁育期,在完达山东部五泡林场,共调查了105个水池,93.33%的池塘中发现了林蛙卵团。在繁育池微生境尺度水平,广义可加模型分析表明,繁育池面积对东北林蛙卵团数产生积极影响,对林蛙卵团数的贡献为0.17;但林木郁闭度和繁育池水表面杂物盖度对林蛙卵团数产生负面影响,对林蛙卵团数贡献分别为-0.30和-0.43。在繁育池周围5km景观尺度水平,森林面积对蛙卵数产生积极影响,对GAM预测模型的贡献为17.99;公路干扰对蛙卵团数产生负面影响,随着距公路距离增加,林蛙卵团数增加,对GAM预测模型的贡献为1.40。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在繁育池微生境尺度水平预测模型包含的变量较景观尺度水平预测模型包含的变量多,但两个模型对于预测林蛙个体产卵团数均有效。因此,可以认为,保护林蛙种群生存和繁育,需要优先保护面积为4—150 m~2,池内水表面有一定杂物覆盖(0—14%),林木郁闭度较小(约10%),森林覆盖率高,距公路较远的区域。

关 键 词:东北林蛙  繁殖期  卵团数  生境选择  广义可加模型
收稿时间:2014-11-23
修稿时间:2016-02-01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