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金乌贼繁殖行为与交配策略
作者姓名:王亮  张秀梅  丁鹏伟  刘甜雨  陈四清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青岛 266003,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青岛 266003;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 青岛 266072,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青岛 266003,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青岛 26600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青岛 266071
基金项目: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资助项目(201405010,201305043)
摘    要:2014年6月于室内大型水槽使用摄像系统对金乌贼繁殖过程进行连续观察与记录,通过定性和定量比较分析,解析其繁殖过程中游泳、捕食、求偶、争斗、交配及产卵等行为特征。结果显示:金乌贼游泳主要依靠漏斗喷水的反作用力,持续游泳能力较弱;繁殖期的金乌贼继续摄食,能发现周围20—38 cm范围内的凡纳滨对虾,攻击距离为7—24 cm,能在2.1—6.1 s内完成对对虾的捕获且成功率极高,外源营养为卵(精)巢不同步发育、分批产卵和复杂的繁殖行为继续提供能量支持;金乌贼具明显的求偶行为,规格差异是影响求偶的重要因素,其中雄性亲本更倾向选择与自身规格相当或略小的雌性,而雌性亲本则更倾向于选择大规格(较大规格争斗易获胜)的雄性;金乌贼一次交配持续125—398 s,雄性有明显的精子移除行为和领域性,交配后雄性伴游在雌性周围3—24 cm范围内,不允许其他乌贼靠近,平均伴游61 min后会再次交配。精子移除、伴游以及多次交配是雄性金乌贼有效提高父权贡献率的关键行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金乌贼采取"多夫多妻"的混交婚配策略,两性亲本均存在多次交配现象,这能有效提高雌雄的生殖成功率和受精卵的遗传多样性。

关 键 词:金乌贼  游泳  捕食  求偶  交配  性选择  混交制  精子竞争
收稿时间:2015-10-23
修稿时间:2016-05-12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