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调查方法研究进展 |
| |
作者姓名: | 史雪威 张晋东 欧阳志云 |
|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5;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南充 637009,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5 |
| |
基金项目: | 国家林业局大熊猫国际资金项目(CM1417) |
| |
摘 要: | 大熊猫(Ailuropodamelanoleuca)是中国特有珍稀野生动物,被誉为野生动物保护领域的"旗舰物种"。大熊猫种群数量的变化可以实时反应大熊猫种群动态,提供大熊猫分布区域、栖息地质量等最直接的信息,是制定大熊猫保护方案的基础,也是有效实施大熊猫保护措施的前提。综述了几种传统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调查方法(包括直接计数法、数学模型法、距离-咬节分析法及分子生物学方法),以及近年来最新应用于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调查的红外相机技术、足迹鉴定法,讨论了传统方法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分析新方法的应用前景,并针对今后的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调查提出了一些建议与展望。
|
关 键 词: | 大熊猫 种群数量调查方法 距离-咬节分析法 分子生物学方法 红外相机技术 足迹鉴定法 |
收稿时间: | 2015-10-29 |
修稿时间: | 2016-04-25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