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城镇快速发展对河流温室气体溶存及扩散通量的影响——以重庆市黑水滩河流域场镇为例
作者姓名:龚小杰  王晓锋  袁兴中  刘婷婷  侯春丽
作者单位:长江上游湿地科学研究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重庆 401331;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重庆 401331,长江上游湿地科学研究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重庆 401331;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重庆 401331,长江上游湿地科学研究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重庆 401331;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重庆 401331;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重庆 400030,长江上游湿地科学研究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重庆 401331;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重庆 401331,长江上游湿地科学研究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重庆 401331;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重庆 40133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7321);重庆市科委基础研究与前沿探索(cstc2018jcyjAX0672);重庆市科委基础研究与前沿探索(cstc2016jcyjA0921);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JQN201800530)
摘    要:场镇发展是西南山区城镇发展的重要模式,且大部分场镇沿河分布,快速城镇发展给河流水环境及生物地化过程带来了一系列影响,然而其对河流温室气体排放时空格局的影响及机制尚不清楚。选择流域场镇发展特征明显的黑水滩河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9月、12月、2015年3月、6月,对流域内干、支流水体温室气体浓度及扩散通量进行分析,旨在阐明流域场镇式发展下河流温室气体排放时空特征及关键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黑水滩河干、支流水体年均二氧化碳分压(pCO_2)及甲烷(CH_4)、一氧化二氮(N_2O)浓度均处于过饱和状态,是大气温室气体的净排放源;流域内干、支流水体流经不同场镇区前后水体碳、氮、磷及叶绿素a含量均不同程度增加,从上游向下游呈现明显的污染累积;水体溶存pCO_2\\CH_4\\N_2O浓度及扩散通量在不同场镇前后也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三种温室气体扩散通量平均增幅分别为25.88%、55.22%、99.64%;河流水体pCO_2与N_2O浓度及通量秋季高于其他季节,CH_4浓度及扩散通量春季最高,秋季次之,夏、冬季最低,温室气体浓度及排放的季节变化主要受温度和降雨格局共同影响。相关分析表明,pCO_2与水温和pH关系密切,而水体CH_4和N_2O浓度与水体碳、氮、磷等生源要素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水体CH_4与N_2O浓度对生源要素输入极为敏感,流域场镇发展带来的河流污染负荷的增加可能对水体CH_4与N_2O排放产生明显的激发效应。本研究认为,山区河流流域内沿河串珠状场镇分布对河流水体生源要素及其他理化性质产生累积影响,进而改变了水体温室气体的产生与排放时空格局。

关 键 词:场镇发展  黑水滩河  温室气体  时空特征
收稿时间:2018-10-11
修稿时间:2019-07-09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