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气孔导度的环境响应模拟及其尺度扩展 |
| |
作者姓名: | 高冠龙 张小由 常宗强 鱼腾飞 赵虹 |
|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兰州 730000;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兰州 730000,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兰州 730000,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兰州 730000,浙江瑞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 31000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03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401033);中国科学院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90Y290F41) |
| |
摘 要: | 气孔导度是衡量植物和大气间水分、能量及CO2平衡和循环的重要指标,探讨气孔导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及其模拟,以及气孔导度在叶片、冠层及区域尺度间的尺度转换及累积效应,对更好地认识植被与大气间的水热运移过程,合理评价植被在陆面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都具有重要意义。从植物气孔导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气孔导度模拟以及尺度扩展三个方面,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概括总结。从叶片和冠层两个尺度出发,归纳总结了前人对于不同植物气孔导度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成果,发现由于不同植物的遗传特性、测定时的环境、时间尺度的不同,以及未考虑各个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对气孔导度的影响,由此得到的气孔导度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也不尽一致。对各单一环境因子与气孔导度的关系,给出了生理学解释,从根本上说明了环境因子变化对气孔导度的影响,而研究环境因子对气孔导度的综合影响时,应对各环境因子进行系统控制与同步观测。模拟计算植物气孔导度的模型主要有Jarvis模型和BWB模型两类,这些模型的模拟能力随着研究对象、试验区域、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具体使用时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优模型进行模拟。除上述常用模型外,还总结了其他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的新的模型,对现有气孔导度模型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从叶片-冠层、冠层-区域两个方面归纳总结了前人关于气孔导度尺度扩展的研究成果,发现叶片-冠层的尺度扩展研究较成熟而冠层-区域的尺度扩展在模拟精度的验证方面存在困难。针对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今后气孔导度的研究重点:(1)结合研究对象所在的区域及环境条件,选择最优模型进行模拟;(2)综合考虑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气孔导度的累积影响;(3)BWB模型与光合模型的耦合;(4)提高大尺度范围内的气孔导度模拟精度。
|
关 键 词: | 气孔导度 环境响应模拟 环境因子 尺度扩展 |
收稿时间: | 2014-08-21 |
修稿时间: | 2015-12-04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