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人工恢复芦苇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 |
作者姓名: | 宋创业 胡慧霞 黄欢 任红旭 黄翀 |
|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93,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方资源植物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93,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方资源植物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93,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方资源植物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9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1001 |
| |
基金项目: | 海洋公益资助项目(201305021,2011050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001363) |
| |
摘 要: | 研究目的是对黄河三角洲人工恢复芦苇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按照层次分析法的思想,从环境、植物群落和植物生理生化特征等3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在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计算生态系统健康指数。通过与自然芦苇湿地对比,对人工恢复芦苇湿地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人工恢复芦苇湿地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盐含量、群落盖度、密度和地上生物量等指标显著低于自然芦苇湿地,地表水电导率、叶片的APX、DHAR、MDHAR等酶的活性显著高于自然芦苇湿地,其生态系统健康指数低于自然芦苇湿地。这说明在短时间内,人工恢复芦苇湿地的健康状况和自然芦苇湿地还存在一定差距。恢复时间对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有重要影响,长时间尺度上监测数据的积累是全面、深入了解生态系统、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所必需的。
|
关 键 词: | 指标权重 层次分析法 生态系统健康指数 |
收稿时间: | 2015-05-06 |
修稿时间: | 2015-12-28 |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