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沙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化学计量特征 |
| |
作者姓名: | 曹雯婕 李玉强 陈银萍 陈云 王旭洋 龚相文 |
|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兰州 730000;2.自然资源部黄河上游战略性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 兰州 730000;3.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4.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奈曼沙漠化研究站, 内蒙古通辽 028300;5.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兰州 73007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71466)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A0604803) |
| |
摘 要: | 土壤碳(C)、氮(N)、磷(P)化学计量是衡量土壤质量及生态系统元素限制的重要指标,探讨土地利用和土层深度对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有利于揭示科尔沁沙地土壤元素循环规律。本研究以科尔沁沙地5种土地利用类型(灌溉农田、旱作农田、沙质草地、固定沙丘、流动沙丘)土壤为对象,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 1)科尔沁沙地0~10 cm SOC(3.23 g·kg-1)、TN(0.37 g·kg-1)、TP(0.15 g·kg-1)含量及化学计量比(C:N、C:P、N:P分别为9.07、25.56、2.97)远低于中国陆地土壤。2)土地利用变化显著改变了SOC、TN、T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0~100 cm SOC、TN、TP含量均表现为灌溉农田>沙质草地>旱作农田>固定沙丘>流动沙丘;沙质草地、灌溉农田、旱作农田C:N显著高于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沙质草地、固定沙丘、灌溉农田、旱作农田C:P显著高于流动沙丘,5种土地利用类型N:P无显著差异。3)随土层深度增加,沙质草地、固定沙丘、灌溉农田、旱作农田SOC和TN含量显著降低,流动沙丘SOC、TN含量和C:P在各土层间无显著差异;总体上,各土地利用类型TP含量和C:N受土层影响较小;沙质草地、固定沙丘、灌溉农田、旱作农田C:P和沙质草地N:P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4)SOC、TN、TP、C:N与中砂粒、细砂粒、土壤容重呈显著负相关,与黏粉粒和极细砂粒呈显著正相关。沙漠化导致科尔沁沙地SOC和养分流失,加剧土壤N缺乏,水肥投入有助于耕地维持相对较高的土壤养分水平。
|
关 键 词: | 化学计量特征 土地利用类型 科尔沁沙地 垂直分布特征 |
收稿时间: | 2022-02-21 |
|
| 点击此处可从《应用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应用生态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