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米氏凯伦藻溶血毒素的溶血反应特征
作者姓名:崔伟民  杨维东  刘洁生  李宏业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生物工程学系,广州,510632;暨南大学生物工程学系,广州,510632;水体富营养化与赤潮防治广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3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摘    要:探讨了温度、pH值、二价阳离子等对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 Hasen)溶血毒素溶血活性的影响,分析了米氏凯伦藻溶血毒素的溶血反应特征.结果表明,实验室培养米氏凯伦藻的溶血活性约为64.69±6.43 HU L-1,单个藻细胞的溶血活性为6.17±0.61×10-6 HU;在实验温度(0~37℃)下,溶血活性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pH6.0时的溶血活性最高;Cu2+、Mg2+、Mn2+、Ca2+、Co2+、Zn2+和Hg2+等对米氏凯伦藻的溶血活性的影响不同.离子浓度为5 mmol/L时,Hg2+的抑制作用最强.高浓度Hg2+对红细胞的集合效应不但阻止了Hg2+进入血细胞诱导的溶血作用,而且阻止了毒素对细胞膜的破坏,但这种抑制作用可被EDTA消除.

关 键 词:米氏凯伦藻  溶血毒素  温度  pH  二价阳离子
收稿时间:2008-08-25
修稿时间:2009-02-26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