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我国单季稻种植区的气候适宜性
作者姓名:段居琦  周广胜
作者单位: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081; 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 南京 210044; 3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93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0CB951303);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0903003);中国气象局经常性业务经费资助
摘    要:从国家层次和年尺度阐明影响我国单季稻种植区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 揭示我国单季稻种植区的潜在分布及其气候适宜性,可为我国优化单季稻生产布局、改进种植制度和引种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从国家层次和年尺度选取影响我国单季稻分布的潜在气候因子, 利用其地理分布信息,结合最大熵模型和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 阐明影响我国单季稻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并构建我国单季稻分布与气候的关系模型. 结果表明: 影响我国单季稻潜在种植区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是年降水量、湿润指数和稳定通过18 ℃日数, 它们对单季稻分布的累积贡献率达到了潜在气候因子的94.5%; 基于主导气候因子和单季稻种植点分布的地理信息, 结合最大熵模型构建的我国单季稻种植区分布与气候的关系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我国单季稻种植区的潜在分布. 根据待预测区单季稻的存在概率, 明确了我国单季稻种植区潜在分布的气候低、中、高适宜区和气候不适宜区, 并分析了各气候适宜区的气候特征.

关 键 词:单季稻  潜在分布  气候适宜性  主导气候因子  最大熵模型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PubMed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应用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应用生态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