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杉木半天然林树干环剥效果
作者姓名:王少杰  严铭海  黄清麟  彭文成  廖立国  黄士绮  宋磊
作者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经营与生长模拟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91;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产业发展规划院, 北京 100010;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福州 350012;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海南省红树林研究院), 海口 571100
基金项目: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科研项目(KY-22ZK03);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点项目(CAFYBB2023ZA007)
摘    要:为研究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杉木半天然林树干环剥16个月后效果,探索人工林快速转型天然林生态修复技术,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一般控制区选择有代表性的3片32年生杉木半天然林为试验林分,环剥林分内所有杉木人工林木(除对照样地外),采用主要测树因子、重要值和多样性指标分析树种组成与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3片半天然林树干环剥16个月后90%杉木人工林木枯死变为枯立木。环剥后的林分乔木层和灌木层活立木主体均由环剥前杉木半天然林中的乡土树种天然更新林木组成,乔木层进界木分别为128株/hm、220株/hm2和85株/hm2,灌木层进界木分别为416株/hm2、115株/hm2和115株/hm2;树干环剥作业未造成乔木层天然林木损伤或枯死,造成灌木层天然林木损伤或枯死较少。乔木层树种丰富度分别为82、77和56,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为5.68、5.27和5.07,杉木人工林木重要值小于10%,天然更新乡土树种中常绿乔木树种重要值分别为69.0%、67.9%和68.3%;灌木层树种丰富度分别为169、112和99,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为4.84、5.36和5.63,其中常绿乔木树种重要值分别为42.0%、54.8%和62.8%。杉木人工林木树干环剥16个月后,杉木半天然林已成功转型为地带性植被类型的天然林,转型后的天然林树种多样性极其丰富、含有相当数量珍贵或高价值树种,是海南热带雨林人工林转型为天然林的典型案例。树干环剥是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将具备条件的人工林快速转型为天然林的重要生态修复技术措施之一。

关 键 词:树干环剥  杉木半天然林  人工林转型天然林  树种组成与多样性  生态修复技术
收稿时间:2024-08-26
修稿时间:2024-11-20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