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不同生态修复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胶结物质的影响
作者姓名:段晓明  夏栋  马悦阳  马佳鑫  王宁  罗婷  吴彬  刘黎明  许文年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水泥基生态修复技术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 宜昌 443002;三峡大学生物与制药学院, 宜昌 44300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7914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基金项目(4220754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基金项目(52200230)
摘    要:土壤团聚体作为土壤结构的基本单元,其结构稳定性对边坡生态修复的效果与可持续性均有重要影响,但胶结物质在边坡生态修复中的作用尚未完全明确,为探明生态修复边坡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胶结物质特征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而为评估生态修复效果提供科学依据。选择宜昌市8种不同类型的生态修复边坡进行了实验,分析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分形维数及胶结物质的含量,并分析各胶结物质对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生态修复显著地改善了团聚体的粒径分布及稳定性特征,平均重量直径>0.25mm团聚体分量和分形维数三个指标均显著优于裸露边坡。(2)整体上生态修复显著提升了各粒径团聚体内的有机碳含量,且大团聚体内的有机碳含量要高于微团聚体,而铁铝氧化物主要向细粒径团聚体富集(3)冗余分析结果显示铁铝键结合态有机碳、钙结合态有机碳、有机碳是影响生态修复边坡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及稳定性的关键因素。研究可为后续的生态修复工程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关 键 词:土壤团聚体  团聚体稳定性  生态修复边坡  铁铝氧化物  结合态有机碳
收稿时间:2024-08-28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