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鱼类寄生粘孢子虫I两极虫和楚克拉虫 (粘孢子虫纲: 双壳目) |
| |
引用本文: | 袁采莉, 唐发辉, 杨雨婷, 彭建军, 谭禄奇, 张雕雕, 杨承忠, 赵元莙. 鲇楚克拉虫的地理新记录及不同地理株系的比较研究[J]. 水生生物学报, 2024, 48(4): 665-672. DOI: 10.7541/2024.2023.0158 |
| |
作者姓名: | 袁采莉 唐发辉 杨雨婷 彭建军 谭禄奇 张雕雕 杨承忠 赵元莙 |
| |
作者单位: | 1.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动物生物学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 重庆 401331;2.重庆师范大学, 动物生物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重庆 401331;3.湖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 湘潭 411201;4.铜仁学院, 贵州省梵净山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铜仁 55430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70409);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CSTB2022NSCQ-MSX0994); 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JZD-202300503); 重庆市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创新支持计划(cx2018108); 贵州省梵净山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黔科合平台人才[2020]2003)资助 |
| |
摘 要: | 
为探索地理隔离对鲇楚克拉虫(Zschokkella parasiluri Fujita, 1927)株系分化的影响规律, 研究对鲇楚克拉虫进行了广泛采样并获得了鲇楚克拉虫重庆沙坪坝株系(S3)、重庆渝北株系(S4)、重庆秀山株系(S5)、贵州铜仁株系(S6)及河南信阳株系(S7)等5个地理株系, 其中重庆秀山、贵州铜仁和河南信阳为鲇楚克拉虫的地理新记录。基于形态与18S rDNA分子数据对鲇楚克拉虫不同地理株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获得的鲇楚克拉虫5个地理株系的形态与原始报道及已发表的其他株系一致, 主成分及显著性差异分析进一步显示, 5地理株系间(S3—S7)形态量度无显著差异。 联合已有分子信息的湖北株系(S1)和重庆渝北株系(S2)进行遗传学比较分析, 结果显示7株系间(S1—S7) 18S rDNA序列相似度为98.7%—100%, 遗传距离为0—0.006。这表明, 鲇楚克拉虫不同地理株系间已有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系统发育分析表明, 鲇楚克拉虫各株系间并未形成地理种群特有的单系, 地理隔离可能并非鲇楚克拉虫株系分化的决定性因素。

|
关 键 词: | 地理隔离 种群分化 形态学 18S rDNA 鲇楚克拉虫 |
收稿时间: | 2023-05-16 |
修稿时间: | 2023-08-28 |
|
| 点击此处可从《水生生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水生生物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