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大口黑鲈致死性结节病病原的分离、鉴定及组织病理学观察
引用本文:杨娜, 黄雷, 蔺凌云, 姚嘉赟, 陈静, 刘忆瀚, 陈雪兰, 王亿文, 沈锦玉, 潘晓艺. 大口黑鲈鱼诺卡氏菌传代弱毒株特性及免疫效果评价[J]. 水生生物学报, 2024, 48(7): 1120-1129. DOI: 10.7541/2024.2023.0399
作者姓名:杨娜  黄雷  蔺凌云  姚嘉赟  陈静  刘忆瀚  陈雪兰  王亿文  沈锦玉  潘晓艺
作者单位:1.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舟山 316022;2.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农业部淡水渔业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鱼类健康与营养重点实验室, 湖州市渔业环境与水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 湖州 313001
基金项目:浙江省“三农九方”科技协作计划项目(2024SNJF051); 浙江省“尖兵领雁+X”研发攻关计划项目(2024C02005); 浙江省院所专项(2023YSZX006);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探索性颠覆性项目(2021TSX03)资助
摘    要:

为探究鰤鱼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ae)强毒株LY20810 F1与其传代弱毒株LY20810 F110的特性差异, 比较了两个菌株的生物学特征、毒力基因序列、致病力及引起大口黑鲈免疫反应的差异, 并评价了弱毒株LY20810 F110对大口黑鲈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表明, 通过BHI培养基连续传代培养110代次后, 菌株LY20810 F110的菌落、菌体形态发生显著变化, 其生长速度较原始毒株LY20810 F1快1倍以上。通过比较两株菌的10个毒力基因序列, 发现菌株LY20810 F110的SodCESAT6基因发生了单位点突变。致病力测试结果显示, 强毒株LY20810 F1以0.1 mL 1×107 cfu/mL攻毒剂量感染大口黑鲈, 30d内鱼累积死亡率为100%, 而传代弱毒株LY20810 F110在相同剂量下未造成鱼死亡。
强毒株LY20810 F1攻毒3d后引起脾脏、头肾中IL-1β 、IL-10、TNF-α、IFN-γ等炎症细胞因子显著上调, 表明细菌感染引起炎症风暴。传代弱毒株LY20810 F110在感染中后期(14d和28d)诱导包括IgM、CD4-α、CD8-α、MHCI-α等8种免疫因子的上调。免疫效果评价结果显示, 弱毒株LY20810 F110的注射、浸泡免疫(1×108 cfu/mL)对大口黑鲈的相对保护率分别为75.0%和66.7%, 有效降低了鰤鱼诺卡氏菌入侵造成大口黑鲈脾脏和头肾的病理损伤。以上结果表明, 鰤鱼诺卡氏菌传代弱毒株LY20810 F110是安全有效的弱毒疫苗候选株, 将为诺卡氏菌减毒疫苗的研制提供科学依据。




关 键 词:鰤鱼诺卡氏菌  传代培养  减毒疫苗  免疫保护  大口黑鲈
收稿时间:2024-01-01
修稿时间:2024-02-06
点击此处可从《水生生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生生物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