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中华鳖常见疾病的诊断及其综合防治
引用本文:王玉柱, 蒋巍巍, 刘文舒, 路晶晶, 唐艳强, 肖海红, 郭小泽, 李思明. 中华鳖源按蚊伊丽莎白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特性研究[J]. 水生生物学报, 2024, 48(4): 683-693. DOI: 10.7541/2024.2023.0217
作者姓名:王玉柱  蒋巍巍  刘文舒  路晶晶  唐艳强  肖海红  郭小泽  李思明
作者单位:1.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南昌 330200;2.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成都 611130
基金项目:江西省“双千计划”创新领军人才项目 (S2020DQKJ0006); 江西省特种水产产业技术体系(JXARS-10);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专项(JXSNKYJCRC202207)资助
摘    要:

研究对从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某中华鳖养殖基地患病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组织中分离培养得到的一株按蚊伊丽莎白菌(Elizabethkingia anophelis)疑似菌株进行鉴定和药敏特性研究。在无菌环境中解剖患病中华鳖得到肝脏、脾脏组织, 匀浆后接种在LB培养基上, 分离得到优势菌株EJX2021。对该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16S RNA基因序列测定和生理生化鉴定以鉴定菌株种类; 进行人工回归感染、组织病理学观察、毒力因子分析和抗生素药物敏感性试验研究其致病能力和药物敏感性特征。从患病中华鳖中分离出一株优势菌株EJX2021, 结合其表型特征、16S RNA基因序列测定和生理生化鉴定, 确定其为按蚊伊丽莎白菌。
在人工回归感染后, 该菌株对中华鳖15d的LD50为1.62×108 CFU/mL, 95%置信区间为(0.78—3.37)×108 CFU/mL; 组织病理学观察肠道、肺脏、脾脏、肝脏等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病变。毒力因子分析显示该菌株包含246个潜在毒力基因。药物敏感性试验显示该菌株为多重耐药菌株, 对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卡那霉素、哌拉西林、恩诺沙星、氟苯尼考敏感, 对头孢曲松、头孢哌酮中度敏感, 对新霉素等15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研究证明了按蚊伊丽莎白菌是能够导致中华鳖病害的一种病原菌, 为该细菌导致中华鳖病害的检测、鉴别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关 键 词:按蚊伊丽莎白菌  分离鉴定  药敏特性  中华鳖
收稿时间:2023-07-11
修稿时间:2023-10-10
点击此处可从《水生生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生生物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