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典型草地物种丰富度与生产力的关系 |
| |
作者姓名: | 马文红 方精云 |
| |
作者单位: |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大学生态学研究与教育中心,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
| |
基金项目: | 中国科学院资助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项目 |
| |
摘 要: | 利用2002–2004年内蒙古和甘肃南部几种典型草地的实测资料,研究了不同尺度物种丰富度与生产力的关系,并初步探讨了其形成机制。结果显示,温带草地的物种丰富度随生产力的增加而增加,但受空间尺度影响。在群落尺度(同一群落),在7种样方数大于15的群落中,仅沙生针茅(Stipaglareosa)群落物种丰富度与生产力呈现单峰型关系,其余均呈现线性正相关关系;在植被类型尺度,物种丰富度–生产力之间表现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研究区尺度,物种丰富度随生产力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研究还表明,研究区群落生产力的变化范围为13–368g·m–2·yr–1,物种丰富度为4–35种;生产力从高到低的顺序为:高寒草甸>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
|
关 键 词: | 物种丰富度 生产力 典型草地 尺度 |
收稿时间: | 2005-07-01 |
修稿时间: | 2005-12-21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生物多样性》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生物多样性》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