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蛋白表达分析的干酪乳杆菌ATCC393交互胁迫保护机制 |
| |
作者姓名: | 张娟 薛峰 吴重德 堵国成 陈坚 |
| |
作者单位: | 1.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无锡214122;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无锡214122;2.糖化学与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无锡214122;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无锡214122;3.粮食发酵工艺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无锡214122;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无锡214122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 |
摘 要: | 为考察干酪乳杆菌典型株ATCC 393在交互胁迫环境下的生理应答机制,应用二维电泳和iTRAQ技术在蛋白水平上比较了交互胁迫前后干酪乳杆菌蛋白质组的变化情况.在对不同处理条件下细胞全蛋白的二维电泳分析中发现,干酪乳杆菌的主要蛋白分布在等电点pI 4~7的范围,经酸预适应处理后细胞的蛋白表达产生了较大的变化.通过iTRAQ技术对细胞在酸适应前后以及相应致死条件下蛋白表达的定性及相对定量分析得知,酸诱导所产生的热胁迫应激蛋白( dna K,dna J等)、氧胁迫应激蛋白(mut S,rec O)以及与代谢相关的酶类上调可能是提高细胞对交互胁迫耐受能力的主要原因,而酸适应后GTP环化水解酶Ⅰ和GMP合成酶的高表达可能与这一过程的诱导有关.上述研究结果为提高工业生产菌株在发酵生产及加工过程中对外界不利环境的抵御能力,进而通过调控与微生物生理应答机制密切相关的功能元器件实现生产菌株的性能强化提供了重要的生物信息和可借鉴的研究思路.
|
关 键 词: | 干酪乳杆菌 交互胁迫 蛋白质组学 二维电泳 iTRAQ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