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白皮松天然群体遗传结构的地理变异分析
引用本文:赵罕.白皮松天然群体遗传结构的地理变异分析[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3,14(3):395-401.
作者姓名:赵罕
作者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基金项目:国家林业局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204307)
摘    要:为探讨白皮松天然群体遗传结构在地理分布上的差异,利用7对SSR引物对5个白皮松分布区域的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7对SSR引物在5个区域内476个单株中共检测到14个多态性位点。各区域间观测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Shannon’s 信息指数(I)、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Nei’s期望杂合度(Nei’s)分别介于1.7143~2.1429、1.1942~1.571、0.1948~0.4954、0.1726~0.3116、0.1178~0.3325、0.1172~0.3307之间。白皮松遗传多样性水平总体较低,区域间差异较大;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的区域为秦岭西侧群体,其次为大巴山区群体;太行山与吕梁山群体多样性水平相对较低。区域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st介于0.0138~0.2242之间,基因流Nm介于0.865~17.8646之间。遗传分化较大、基因流水平较低的区域均发生在秦岭西侧及其与其他区域之间。各区域间遗传相似系数在0.8416~0.9964之间,遗传相似度最高的群体为太行山与吕梁山区域,遗传距离最大的为太行山与秦岭西侧区域。白皮松多样性分布的中心主要存在于秦岭西侧和大巴山区域,因此应对该区域进行重点保护。

关 键 词:SSR  天然群体  遗传结构  遗传多样性  
收稿时间:2012/6/14 0:00:00
修稿时间:2012/7/10 0:00:00

Genetic structure analysis of natural populations of Pinus bungeana in different geographical regions
Zhaohan.Genetic structure analysis of natural populations of Pinus bungeana in different geographical regions[J].Journal of Plant Genetic Resources,2013,14(3):395-401.
Authors:Zhaohan
Abstract:
Keywords:SSR  Natural populations  Genetic structure  Genetic diversity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遗传资源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遗传资源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