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optox gobiensis(兔形目 ,鼠兔科 )头骨形态及系统位置 |
| |
作者姓名: | 伍少远 |
|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100044;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
| |
基金项目: | 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J9930095,40172010,, |
| |
摘 要: | 产于宁夏同心地区中中新世红柳沟组的戈壁跳兔 (Alloptoxgobiensis)头骨化石 ,是Al loptox属头骨化石的首次发现。其主要特征是 :个体较大。颅顶平缓 ,额骨有眶上嵴且两侧平行。颞嵴、上枕骨、项嵴和枕外嵴发育。眶裂后的翼蝶骨上排列有 6个孔。有外颈动脉孔 ,颈静脉孔为圆形小孔。下颌骨水平支唇侧上缘前倾 ,垂直支前缘有一深沟 ,冠状突位于垂直支前缘唇侧壁中部 ,呈薄片状。基于头骨性状的支序分析结果表明 ,Alloptox与非洲的Kenyalagomys亲缘关系最近 ,应归入亚科Sinolagomyinae。Alloptox和Kenyalagomys可能起源于亚洲的共同祖先 ,由Sinolagomys或与其相近的属种演化而来 ,在新近纪早期迁入非洲。
|
关 键 词: | 宁夏同心 中中新世 鼠兔科 跳兔属 头骨 |
修稿时间: | 2002-06-05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