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会同杉木人工林不同生长阶段植物固碳特征
作者姓名:姚利辉  康文星  赵仲辉  何介南
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南方林业生态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基金项目:科技部公益性研究项目(2007-4-15);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704015,200804030);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项目(20080615);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2011A135)
摘    要:为了探讨杉木人工林不同生长阶段的固碳功能,以会同杉木林为研究对象,在定位连续测定林分生物量和碳素含量的基础上,研究了杉木林不同年龄阶段的储存碳量及在各组分的分配和植物固碳能力。结果表明:杉木各器官碳素含量树叶树皮树根树干树枝,且随着林龄增加而增大;杉木林植被储存碳量为22.93—86.98 t/hm2,各个层次储存碳量乔木层林下植被层枯死物层;乔木层碳素在器官间的相对分配大小依次为树干树根树叶树皮树枝;树干碳素分配比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大,树枝、树叶随年龄增长而减少,树根和树皮虽有波动,但变化较平稳;树枝、树叶、树干、树皮和树根碳积累年均变化都呈单峰形曲线,但波峰出现林龄各有不同;杉木林固碳动态特征可分为固碳功能建立、固碳能力迅速增长、固碳能力最大、固碳能力相对平稳和固碳能力下降等5个阶段;杉木林的固碳能力,不仅受不同生长阶段生长发育生物学特性的制约,而且还受林分冠层结构特征以及土壤肥力条件的影响。

关 键 词:杉木人工林  碳浓度  储碳量  碳分配
收稿时间:2013-04-25
修稿时间:2014-11-28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