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一株海草沉积物菲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和降解特性
作者姓名:张煜航  Manzoor Ahma  董俊德  杨清松  周卫国  凌娟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应用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广东 广州 511458;2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广东 广州 511458;3 三亚中科海洋研究院 海南省热带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海南 三亚 572000;4 中国科学院南海生态环境工程创新研究院 广东 广州 511458;5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76163);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 (XDA1302030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506301,2018YFC1406505);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GML2019ZD0402);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专项(201806010017);中国科学院南海生态环境工程创新研究院创新发展基金(ISEE2018ZD02);广东省科技计划(2020B1212060058)
摘    要:【背景】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一类高毒性的有机污染物,在海洋环境尤其是沿海环境中广泛分布。海草床生态系统作为沿海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环境污染等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处于严重衰退的状态。微生物修复是修复环境中多环芳烃污染的重要途径,具有经济简便、环境友好和无二次污染等特点。【目的】从深圳市大亚湾的海草床沉积物中筛选获得高效多环芳烃降解菌,并分析其降解特性,从而探究海草床生态系统中多环芳烃污染物的微生物修复可行性。【方法】以多环芳烃菲为唯一碳源从海草床沉积物样品中筛选菌株,再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和16SrRNA基因序列对筛选的菌株进行鉴定,并利用特定引物扩增多环芳烃降解的功能基因——双加氧酶(nidA)基因,最后通过培养实验分析该菌株对菲的降解特性。【结果】筛选出一株高效降解菲的菌株SCSIO 43702,经鉴定为玫瑰杆菌属(Roseovarius)的潜在新菌,并成功扩增得到双加氧酶相似(nidA like)基因;培养实验结果表明,玫瑰杆菌SCSIO 43702在10 d内对100 mg/L菲的降解率最高可达96%,而且其对菲的最适降解条件为:温度30°C、pH值7.5和8.0、盐度3%。【结论】玫瑰杆菌SCSIO 43702凭借其良好的菲降解能力和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具有进一步被开发为微生物菌剂以用于多环芳烃污染修复的巨大潜力,为海草床生态系统中多环芳烃污染的微生物修复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可利用的微生物资源。

关 键 词:多环芳烃  海草床生态系统  多环芳烃降解菌  双加氧酶(nidA)基因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微生物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微生物学通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