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病毒诱导I型干扰素产生的机制
引用本文:李军,曾芸.病毒诱导I型干扰素产生的机制[J].生命的化学,2006(5).
作者姓名:李军  曾芸
作者单位:广西兽医研究所,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南宁530001,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南宁530005,南宁530005
基金项目:广西大学科研基金项目(No.X061032)
摘    要:病毒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被细胞的相关受体识别后,分别经过Toll样受体途径和核酸结合蛋白途径进行信号转导,启动β-干扰素的转录和合成。从感染细胞分泌的β-干扰素与细胞膜上I型干扰素共有的受体结合后,经Jak/STAT信号途径刺激细胞产生一系列具有抗病毒效应的的干扰素刺激因子。干扰素调节因子7作为一种干扰素刺激因子在启动随后的α-干扰素转录中起着重要作用。α、β-干扰素的产生进一步放大了产生干扰素刺激基因的信号,形成一个正反馈回路,加强了免疫应答的强度和延长免疫应答的时间。

关 键 词:病毒  Toll样受体  RIG-I  Mda-5  I型干扰素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