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鼠兔扰动对高寒草地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赵国琴 李广泳 马文虎 赵殿智 李小雁 |
| |
作者单位: | 1.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100875 2. 青海省海晏县林业和环保局,青海海晏,812200 3. 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青海刚察,812300 4.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100875;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 |
| |
摘 要: | 高原鼠兔是青海湖流域高寒草地主要的啮齿动物.本文基于R-Vegan中的RDA排序方法,以有效洞口数差异将高原鼠兔扰动强度划分为4组,分析不同扰动强度下高寒草地植物群落特征,进而提出群落演替的概念模型,探究高原鼠兔扰动对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及放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扰动强度加大,出现以灯芯草为优势种的群落向以草地早熟禾、海乳草为优势种的群落演替.当扰动强度较小时,群落的总盖度、地上生物量、物种多样性和物种丰富度较高,但杂类草植物比例较高;当扰动强度较大时,各群落特征值较低且杂类草植物比例最高;当扰动强度适中时,各群落特征值比较高,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比例最大.因此,轻度扰动时,虽然群落特征值高但放牧质量低;过度扰动时出现草场植被退化;而扰动强度在阈值内可维持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稳定并提高放牧质量.
|
关 键 词: | 高原鼠兔 扰动强度 扰动阈值 放牧质量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