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氮添加对高寒草地门源草原毛虫种群密度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顾慧洁 汪浩 上官子健 石慧瑾 朱剑霄 贺金生 |
| |
作者单位: |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 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871;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兰州 73000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01145,32111530062) |
| |
摘 要: | 近几十年以来,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大气氮沉降持续增加。这种外源氮输入会影响植物多样性和生产力,进而影响植食性昆虫的种群动态。门源草原毛虫(Gynaephora menyuanensis)是青藏高原东北部高寒草地的主要植食性昆虫,种群数量爆发时会造成巨大的生态经济损失。为了探明草原毛虫种群密度如何响应氮沉降加剧,依托青海海北高寒草地“外源氮添加梯度”控制实验平台(0、25、50、100 kg N hm-2 a-1),详细调查了门源草原毛虫的种群密度及其相关的食物数量、质量和栖息地环境变化。结果表明:(1)外源氮添加显著影响门源草原毛虫的虫口密度(ANOVA:F=3.29,P=0.04),且草原毛虫虫口密度随氮添加量的增加呈线性增加趋势(R~2=0.31,P=0.005)。(2)外源氮添加梯度下,食物质量(叶片氮含量),而非食物数量(植物地上生物量和禾草地上生物量)和栖息地环境(土壤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是草原毛虫虫口密度变化的关键影响因素。基于上述结果,可以预测:未来氮沉降的加剧可能促进青藏高原高寒草地门源草原毛虫的虫害爆发。研究将为全球变化背...
|
关 键 词: | 氮沉降 门源草原毛虫 种群动态 虫害防控 青藏高原 |
收稿时间: | 2021-03-27 |
修稿时间: | 2021-09-11 |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