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滇西北纳帕海湖滨带优势植物茭草茎解剖结构对模拟增温的响应
作者姓名:陈弘毅  孙梅  刘振亚  班启堂  韦家共  卢汉云  杨航美
作者单位:1.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省高原湿地保护修复与生态服务重点实验室,昆明 650224;西南林业大学,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昆明 650224;2.贵州省望谟县林业局,贵州 黔西南 5523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31760115); 云南省科技厅农业联合专项面上项目(202101BD070001-099); 云南省高原湿地保护修复与生态服务重点实验室(培育)开放基金(202105AG070002)。
摘    要:高原湿地湖滨带植物对气候变暖表现出强烈的功能响应,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现象之一.植物解剖性状直接关系到植物的生态功能,为探讨气候变暖对湿地植物茎解剖结构的影响,该研究利用开顶式生长室分析了模拟增温对滇西北纳帕海湿地湖滨带挺水植物茭草茎解剖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茭草地上茎在增温 4℃的范围内,主要通过增加表皮结构厚度以增加表皮失水来响应增温;地下茎在增温 2℃的轻度增温条件下与地上茎的响应策略相同,而在增温 4℃时主要通过减小维管结构大小以降低气穴化风险来响应增温.(2)年最高温度和夜间积温是影响茭草茎解剖结构性状的关键因子,但该两个温度因子仅对地下茎筛管大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R2 =0.838,P<0.01).(3)内表皮细胞厚度是地上茎响应增温的最主要性状,并与温度因子呈显著正相关.地下茎导管和筛管大小是地下茎响应温度升高的主要性状,二者与温度变量呈负相关关系.综上表明,茭草地上茎和地下茎对增温响应策略存在差异,为揭示高原湿地植物应对气候变暖的响应规律以及生态适应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基于当前气候变暖的背景,建议未来采用更科学的实验方法对更多高原湿地植物的生态响应过程及规律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 键 词:气候变化   高原湿地   植物功能性状   挺水植物   温度升高
收稿时间:2023-02-03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广西植物》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广西植物》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