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双蜡蚧蜡泌物的超微形态与化学成分 |
| |
作者姓名: | 谢映平 薛皎亮 郑乐怡 |
| |
作者单位: | 1. 山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太原,030006 2.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300071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 0 2 710 87),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 0 0 3 10 65 ) |
| |
摘 要: | 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云南双蜡蚧Dicyphococcus bigibbus Borchsenius(同翅目:蚧科)蜡泌物的超微结构和化学成分。结果发现:该虫的若虫与成虫分泌的蜡质从蜡腺排出初期均为湿蜡,在体外凝结形成质地稍硬而脆的玻璃状干蜡壳,蜡壳具有均匀脊和横层。幼期和雄性蜡壳小,船形,周缘带有蜡角,中央隆起。雌成虫蜡壳大,元宝形。蜡泌物的红外光谱吸收峰密集,峰型尖锐,种的特征明显。用红外光谱特征推断蜡泌物的主要基团和化学构成在GC/MS检测中得到印证。用甲酯化和非甲酯化两种处理方法检测证明,该虫蜡泌物主要成分是一系列高级的长链饱和与不饱和的烃、脂肪酸及酯类化合物。化合物的碳原子数从C14~C40,大部分为偶数个,特别是碳链长度在C30~C40的酯类化合物种类多,比例大。还将该蚧虫蜡泌物的特征与蚧科内近缘的蜡蚧属种类及瘤坚大球蚧、朝鲜毛球蚧、背刺毡蜡蚧、白蜡虫等作了对比,阐述了蜡泌物在蚧虫分类、系统学及防治中的意义。
|
关 键 词: | 蚧科 云南双蜡蚧 蜡泌物 超微结构 化学成分 |
文章编号: | 0454-6296(2004)03-0320-09 |
修稿时间: | 2003-08-20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昆虫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昆虫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