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实验室内中华白蛉自体生殖的观察
引用本文:熊光华,赵佳,葛建军,金长发.实验室内中华白蛉自体生殖的观察[J].动物学研究,1984,5(3):219-225.
作者姓名:熊光华  赵佳  葛建军  金长发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 (熊光华,赵佳,葛建军),中国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金长发)
摘    要:本文报告实验室内中华白蛉自体生殖观察的结果。成蛉腹节背面第2—3节上的暗斑及胃内蛹便是羽化后尚未吸血白蛉的标志。而自体生殖的标志尚应在腹节内查见脂肪体,附腺含颗粒和正在发育着的卵泡。对自体生殖中华白蛉卵的形成与发育作了详细观察。它们依靠腹节内脂肪体发育卵和附腺。在25℃±1℃下,早则在羽化5天后,卵可以成熟,第6天产卵。以动物的血饲白蛉的实验结果表明自体生殖白蛉产卵前一般无须吸血,少数吸血的可促进第二卵泡的发育,缩短第二次产卵期。根据实验室内羽化出两代从未吸过血的雌性中华白蛉159只全部呈现自体生殖的事实,作者认为陕北宜川和山西太原的中华白蛉是属于自体生殖品系。本文就自体生殖的有关问题结合文献作了分析和讨论。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动物学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动物学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