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典型草原羊草种群遗传分化的RAPD分析 |
| |
作者姓名: | 刘惠芬 高玉葆 王丹 任安芝 阮维斌 陈磊 赵念席 |
| |
作者单位: | 1.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300071;天津农学院,天津,300384 2.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300071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G2 0 0 0 0 1 86 0 1)~~ |
| |
摘 要: | 运用 RAPD技术对内蒙古典型草原不同生境 8个羊草种群进行分析。采用 2 4个随机引物 (10 nt)在 8个种群中共检测到2 2 4个扩增片断 ,其中多态性片断 173个 ,总的多态位点百分率达 77.2 % ,特异性片断 2 2个 ,占 9.82 % ,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DNA带数为 9.3 3条。利用 Nei指数和 Shannon指数估算了 8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并计算种群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 ,运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羊草大部分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内 ,只有少部分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间 ,Nei指数和Shannon指数计算结果分别为 85.4%和 66.8% ;羊草不同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存在差异 ;8个羊草种群平均遗传距离为 0 .2 3 16,变异范围为 0 .1587~ 0 .2 70 0 ,说明 8个羊草种群间的遗传变异不大 ,即 :在较小地理范围内羊草的遗传分化程度较小 ;8个种群可聚为 3个类群 ,聚类结果显示生境相似的种群能够聚在一起 ,而地理距离最近的种群不一定归为一类 ,说明小范围内羊草种群间的遗传分化与地理距离不存在相关性 ,而与其生境间的相似度相关。影响遗传相似性的不是单一因子而是各种因子的综合作用 ,较小地理范围内羊草种群间的遗传分化主要是由环境的异质性所引起的
|
关 键 词: | 羊草 RAPD 地理种群 遗传分化 |
文章编号: | 1000-0933(2004)03-0423-09 |
收稿时间: | 2003-10-20 |
修稿时间: | 2004-02-25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