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湖大型底栖动物结构与分布格局研究 |
| |
作者姓名: | 谢志才 马凯 叶麟 陈静 蔡庆华 |
|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2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 |
| |
摘 要: | 2001年8月对保安湖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共记录动物4门7纲25科54属70种。其中,软体动物为绝对优势类群(占总丰度的81.5%)。而腹足类的纹沼螺(Parafossarulus striatulus)、白旋螺(Gyraulus albus)、长角涵螺(Alocinma longicornis)、方格短沟蜷(Semisulcospira libertina)和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为该湖泊的优势种。样点间平均物种丰富度7.1,平均Shannon-Winner指数1.34。刮食者是保安湖底栖动物的最重要的功能摄食类群(占总丰度的80%以上)。结合GPS,将野外调查数据构建GIS数据库。基于GIS软件平台,运用Kringing插值法,构建动物丰度、主要功能摄氏类群及生物多样性等的空间分布格局,较为直观地反映了保安湖底栖动物的分布情况。模拟出的底栖动物分布格局显示,底栖动物各参数在全湖的分布较不均匀,出现数个高分布区。比较底栖动物各种参数的分布格局图与优势水生植物分布格局图,发现总密度、软体动物丰度和Shannon生物多样性指数的高分布区域与水草总生物量的高值区有不同程度的重叠。这表明,保安湖高等水生植物的分布是影响其底栖动物的关键因子。
|
关 键 词: | 保安湖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功能摄食类群 空间分布格局 |
文章编号: | 1000-3207(2007)02-0174-10 |
修稿时间: | 2005-06-012006-09-23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水生生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水生生物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