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HCN2在大鼠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中的作用
作者姓名:黄涛  付波  王静  王滨  刘少君  翁谢川
作者单位:1. 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神经生物学研究室; 2. 军事医学科学院国家蛋白质组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850; 3.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 天津 300050
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42123);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优青课题(SKLP-YB201403);总装预研基金课题(9140A26060215JB94001)
摘    要:目的:初步探讨超极化激活的环核苷酸门控通道2型(HCN2)在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将24只健康成年大鼠进行随机分组(n=12):假手术组(Sham)大鼠仅分离左侧L4、L5脊神经,模型组(SNL)分离脊神经后进行相应的结扎处理,手术7 d后用行为学方法进行模型评价;将造模成功的大鼠进行随机分组(n=6):①阴性对照组(Saline),左侧足底注射生理盐水;②阳性对照组(GBPT),腹腔注射加巴喷丁;③实验组(ZD7288),左侧足底注射HCN非特异性阻断剂ZD7288。在给药前以及给药后1 h、4 h、24 h、48 h用疼痛行为学实验检测其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分别取手术前对照组(Control)、假手术组(Sham)和模型组(SNL)大鼠的背根神经节(DRG)(n=6),利用q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研究造模前后大鼠DRG内HCN2的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①成功建立大鼠神经痛模型;②与Saline组比较,GBPT组和ZD7288组在注射1 h后,均能明显的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症状(P<0.01),而GBPT组和ZD7288组之间比较则无差异;③与Control组和Sham组相比较,SNL组大鼠DRG内的HCN2 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P<0.01);与Control组和Sham组相比较,SNL组大鼠DRG内的HCN2通道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HCN2参与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并有可能成为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一个潜在的新靶点。

关 键 词: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  HCN2  背根神经节  大鼠  
收稿时间:2017-03-01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